搜同

本科生培养

当前位置: 搜同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正文

物理化学教研室开展新学期磨课活动,共研教学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丁聪)为进一步夯实教学质量根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2025年9月12日下午,物理化学教研室在逸夫楼教学创新中心开展了新学期磨课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黄德康老师主持,三位骨干教师分别进行了课程示范,内容覆盖专业基础课与选修课多个核心教学模块,吸引教研室全体教师到场观摩、交流学习。

主讲《物理化学》的杨子欣老师,授课内容聚焦 “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杨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溶液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层层递进的理论推导和生动的实例演示,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理想完全互溶双液系的概念、特性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课堂上,杨老师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借助生活化案例搭建起抽象理论与学生认知之间的桥梁,充分体现了基础课教学的理论深度与教学技巧。示范结束后,杨老师围绕 “如何将抽象的物理化学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高效衔接” 提出思考,引发在场教师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基础课程教学应当注重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随后,黄德康老师围绕选修课《材料化学》第一章“原子结构与键合”展开教学展示。他通过多媒体演示与互动问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原子结构的演进、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与现代材料设计的联系娓娓道来,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发现的历史规律和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激发了学生对材料科学的浓厚兴趣。他强调,选修课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载体,更应承担起拓展学生学科视野、培养科研思维的重要使命,助力学生从 “学会知识” 向 “会学知识” 转变。

最后,张莹老师带来了晶体学基础课程中的“准晶及准晶材料” 专题示范。她以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发现准晶的故事为引,强调了科学研究中勇于挑战传统、坚持真理的重要性,给学生以深刻的科学精神启迪。此外,在课程中,张老师还巧妙融入了艺术美感元素,通过展示准晶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和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之美。同时,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郭可信院士在准晶材料研究方面的成就,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创新意识。张莹老师结合最新科研成果,展示了准晶在航空航天、涂层材料等高端制造中的潜力,充分体现课程内容的前沿性与实践价值。

示范环节结束后,教研室组织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与会教师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和思政元素融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充分肯定了三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亮点。此次示范课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启发性,为新学期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大家普遍认为,成功的物理化学教学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启发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应当自然贴切,避免生硬说教,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物理教研室主任在总结中表示:“本次磨课活动不仅是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做准备,更是推动搜同资源物理化学教学改革、提高育人成效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这样的集体智慧碰撞,帮助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此次磨课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互鉴的平台,对提升物理化学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教研室将继续推进“教研一体化、常态化”建设,以磨课活动为抓手,打造兼具创新性与挑战度的高阶课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入力量。

(编辑:蔡翼繁  审核:曹敏惠)


版权所有:Copyright ©搜同|搜同资源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搜同资源 化学楼

邮箱:chem

电话:027-87282133

邮政编码:430070

学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