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同

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搜同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搜同资源 “研途导航,化梦逐光”研究生新生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08  作者:  浏览次数:

(通讯员:吴成杰)2025年9月5日下午,在搜同资源 A102报告厅成功举办了“研途导航,化梦逐光”研究生新生学术沙龙。本次活动特邀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的五位专家学者分享科研经验与学术见解,旨在帮助新生明确研究生阶段的发展方向,拓展学术视野,激发科研兴趣。会议由搜同资源 项勇刚教授主持。

在首场分享中,主讲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杨乃亮研究员围绕“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研究生”提出多项实用建议。他强调,研究生阶段应注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仅以发表论文为终极目标。同时,他特别指出与导师保持有效沟通、始终将实验安全置于首位是科研工作的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娄筱叮教授系统阐述了科研思路与方法的建立路径。她建议新生应主动与导师交流、虚心向师兄师姐请教,并紧密结合国家战略与政策导向选择研究方向。娄老师还以子宫内膜瘤快速检测技术为例,展示了从科学问题发现到创新方案设计的完整过程,鼓励大家保持好奇、勇于探索。

武汉理工大学的张鹏超教授聚焦高分子膜制备技术,从基础理论切入,介绍了疏水/亲水材料特性的研究演变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他重点讲解团队开发的“滴液成膜”新技术,该技术利用液滴超铺展行为实现多孔高分子膜的高效、可控制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武汉大学的翁小成教授以RNA修饰领域的前沿进展为引,强调化学与生命科学、医学、能源等领域交叉融合的重大意义。他通过多项国际高水平研究案例,说明跨学科合作不仅能拓展化学的应用边界,更是未来科技创新的主要趋势,鼓励同学们打开思路、跨界学习。

华中科技大学的李忠安教授详细介绍了钙钛矿光伏电池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他围绕电池界面材料的设计与优化展开讲解,指出该类型电池在光电转换效率与成本控制方面的双重优势,并展望其未来替代传统晶硅电池的潜力与技术路径。

交流环节,在场新生围绕科研方法、学科交叉、职业发展等话题踊跃提问,各位老师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最后,院长曹菲菲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鼓励新生主动融入科研环境,科学规划研究生生涯,在不断探索中实现自我成长。

本次学术沙龙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不仅搭建了与优秀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也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为研究生阶段的科研与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辑:胡剑敏 审核:曹菲菲)


版权所有:Copyright ©搜同|搜同资源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1号搜同资源 化学楼

邮箱:chem

电话:027-87282133

邮政编码:430070

学院官微